113年為了記錄與傳承長者的家庭美食,協會規劃暖心廚房--我家美食篇,彙集12名長者與其生命輝映的12道家庭美食,並請年輕廚師相伴創新擺盤,完成長者的暖心食譜編輯與影像留存。
今年則以在地生命最堅韌,生長最不破壞環境的特色植物(月桃、野薑花、艾草、香椿、左手香等)為發想,設計暖心廚房另一專輯--在地特色料理。
為了實踐從產地到餐桌的減碳理念,我們自行種植、加工與料理,善用作物的根莖葉花果,並邀請台灣國際廚藝協會的陳理事長世樑、陳副理事長智坤與洪理事祥瑞三人,為協會研發設計融入在地特色植物的美味料理,以延伸發展為珍媽工坊、食農教育、公益旅遊的服務佳餚。
陳理事長等三人,均為專業廚師並經營餐廳,平日業務繁忙,難有休息時間,但當與他們洽談請益時,卻爽快地立馬答應,以二階段提供完整食譜方式,教授12道特色料理。
就在8/21星期四當天,三位義廚備齊所有食材蒞臨石門茂林社區教學,讓珍媽團隊與社區長者共學共享--月桃香積素水餃、冰心月桃綠豆糕、野薑花洛神石花、野薑花什錦菇盅、野薑花香素春捲、野薑花月桃米粿等6道在地美食。
義廚們有條不紊地將複雜食材,化作一道道令人讚不絕口的佳餚,讓長輩們在大快朵頤中眉開眼笑,世樑理事長說:「我家住在金山,能用專業為北海岸盡一份心,是他們的榮幸!更何況能讓長輩們開心又為協會發展開路,更是高興!」。
因為良善大家相聚,完成協會暖心廚房--特色料理第一階段的研發,珍媽團隊並積極應用了義廚的教授,衍生發展了中秋節應景的特色三彩綠豆糕,感謝義廚們無私的奉獻,讓北海岸又增愛的美麗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