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課後服務【國小生的零廢棄服務學習】114-8-15

      在這次的服務學習活動是,同學們透過一則生動的繪本故事,打開了「零廢棄生活」的想像之門。故事裡的小主人翁,從日常生活的小改變開始,自備環保杯、將廚餘變成堆肥、把舊衣物改造成環保袋,經由這個溫暖而具啟發性的故事,成為孩子們心中一顆行動的種子。同學們隨著故事情節,逐漸理解什麼是「零廢棄」,並驚訝地發現,原來只要願意改變一點點習慣,就能為地球減少許多垃圾。

      老師引導同學們討論:「如果是我們,能怎麼做?」同學們七嘴八舌討論,有的提出少用一次性餐具,有的想到學校推廣環保筷,也有人提議要讓更多社區居民知道零廢棄的重要。於是,「走入社區,成為小小宣導員」的計畫,就這樣展開。

      活動當天,同學們分成數個小隊,走進熟悉的社區公園、市場與商店,每人手中拿著親手繪製的宣導小海報,還準備了簡單的口號與解說稿。一邊發放手寫的小卡片,一邊向民眾介紹「零廢棄生活」的理念。許多民眾原本只是好奇地停下腳步,但聽到同學們真誠而清晰的分享後,露出了微笑,並開始和同學們討論自己日常生活中可以嘗試的改變。

      有位攤販阿姨笑著說:「下次我也要記得帶環保袋,不要再拿這麼多塑膠袋了。」也有爺爺奶奶被孩子們的熱情感染,現場舉手承諾:「我們家以後要把廚餘做分類,交給里長拿去堆肥。」這些即時的回應,讓同學們眼睛發亮,感受到自己的努力確實能帶來影響。

      活動的最後,同學們在社區活動中心集合,分享彼此的宣導心得。有人說,一開始很緊張,但看到居民點頭稱讚,就覺得很有成就感;也有人說,以後要帶家人一起加入零廢棄的生活。這些回饋不僅讓孩子更有自信,也讓他們深刻體會到「學習不只是為了自己,而是能帶來改變」。

      透過這場服務學習,同學們從被動的聆聽者,成長為主動的實踐者與推廣者。他們不只是理解了零廢棄的概念,更將這份理念帶到社區,邀請更多人一起響應。雖然影響力還很小,但這份真誠的力量,正如同故事裡的主人翁一樣,正在一步步點亮社區的環保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