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後的生活(命)質量>數量;也就是品質勝過長度。注重飲食習慣,睡眠品質,和保持運動,活得健康比藥物抑制慢性疾病,行動靠輔具,臥床無法生活自理來的重要且可貴。

      「阿嬤,咱噯長命百歲,不噯床命百歲喔!」蹲下來在年已88歲經常笑咪咪愛講笑話的長者面前我雙手握著她;阿嬤頻頻點頭臉上笑容愈發燦爛和藹了。活得老,活得久,更要活得健康。今天拜醫療科技之賜,醫學延命的發展讓人們活得久已不是問題,但如何活得健康,則需要我們運用知識善加規劃。對生命而言,當我們走進老年人生時能夠避免『衰弱』(認知上、生理機能上、和心智上),才能遠離失能與失智,才叫活的健康。

      每個人都會老;然而變老並不一定意味著就會衰弱,但衰弱的的確確會增加我們患各種慢性疾病的機率。日常生活中不喜歡活動、偏食習慣致營養不良、不喜與人交流與社會孤立或獨處孤獨、以及多重慢性疾病、多重藥物使用等都會導致我們身體衰弱。當身體衰弱時,身體抵抗力和免疫力無法應對小病,如果身體健康時這些小病通常影響很小;一旦我們身體在衰弱狀況下,平時這些幽微的心情轉折或情緒壓力源就可能會引發快速而劇烈的致我們生理變化產生病症。

      經常我們聽到許多老年患者在急性疾病期間因為疾病治療或是臥床所產生的身體功能退化就容易產生衰弱症、肌少症,促使老年患者容易導致失能或失智情況。介此,我們應該要常保並擁有「增加健康餘命歲,避免不健康生命數」的心態和觀念。

  

 



照片:Pinterest